1.促进作物生长:硝酸铵尿素含有的硝态氮能在作物生长前期迅速被根系吸收,像小麦返青期,施用后麦苗快速返青,叶片浓绿宽厚,光合作用增强,为后续分蘖和拔节打基础。玉米苗期,硝态氮促使幼苗根系发达,扎根更深,增强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。在作物生长中后期,铵态氮和尿素逐步转化为可吸收态氮,持续供应氮素,例如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,可促进茎秆粗壮、穗大粒多;玉米生长中后期,促进植株高大、叶片繁茂,提高光合作用效率,增加千粒重,实现增产增收。
2.提高肥料利用率:传统氮肥施入土壤后,因挥发、淋失等,利用率较低。硝酸铵尿素中,硝态氮能被作物迅速吸收,减少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,降低挥发和淋失造成的氮素损失;铵态氮被土壤胶体吸附,尿素缓慢转化,使氮素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供应给作物,避免一次性大量施肥导致的氮素浪费。研究显示,相较于普通尿素,硝酸铵尿素肥料利用率可提高 10%-15% 左右,减少肥料用量,降低农业生产成本,还减轻因过量施肥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。
3.改良土壤环境:与一些酸性或碱性较强的肥料不同,硝酸铵尿素化学性质相对温和,在土壤中分解产生的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,不会对土壤酸碱度造成明显影响,利于维持土壤酸碱平衡。而且其氮素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,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和种类,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为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。